朗叔今年快80岁了,因家庭成份不好,年轻时受过打击,一生未婚,膝下无儿无女。然而,朗叔与人们一般印象中的孤寡老人不同,总是精神矍铄,衣着整洁干净,脸上堆满了笑容,让第一次与他见面的人,也会感觉到他的豁达心态和对晚年生活的开心满足。
朗叔上过高小,在村里老一辈人中,也算是一位文化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是邻居中第一位拥有收音机的人。那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播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的代表作《三国演义》,我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去朗叔家同他一起收听《三国演义》,评书中生动幽默的语言和形象鲜明的人物,让我难以忘怀,继而迷上《三国演义》连环画,并千方百计地去借阅它、购买它。朗叔的记忆力很好,当我错过某些评书段落时,他总是会绘声绘色地给我再讲述一遍。朗叔的知识面很广,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生活哲学等等方面的知识,他都很乐意的灌输给我,开阔了我的视野,更新了我的理念,拓宽了我的思路,丰富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在我学习写作后,我总是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稚嫩习作拿去请他赐教,他也会对我的每篇习作“品头评足”,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我离开家乡外出谋发展之时。
朗叔很有经济头脑。改革开放后,他是村里带头大批量养殖鸡、鸭、鹅、兔的人,并把相关养殖技术和所得经验传授给其他后来者,带动大家一起发家致富。后来,朗叔去外地打工了,不仅赚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还“打工如旅游,多走走祖国的大好河山”,谓之一举两得。
几年前,朗叔回到村里,搬进了侄儿家修建的新楼房,安享晚年。有时,他会与邻居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悠闲地聊天;有时,他会静静地享受读书看电视的快乐;有时,他会乘车去镇上购买生活用品,去茶馆喝杯茶,去饭店吃餐饭。我回老家时去看他,说起他的近况,朗叔就会笑得合不拢嘴:“都说养儿防老。我无儿无女,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把年纪了,居然过上了好日子:住在侄儿家的新楼房里,政府每月给我几百元的低保生活费用,逢年过节还给我送点米和油过来,医疗费用也不用我操心,生活过得很开心,我感到很满足、很幸福。党的政策好,我们都沾国家的光了。”
我知道朗叔的话发自肺腑,也打心眼里为他的幸福晚年感到高兴。时近正午,阳光和煦,洒在我们的身上,都感觉格外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