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我迎来了在乡下教书的第五个年头。这年春天,党中央号召建设大西北的消息传到了宁静的乡村。我热血沸腾,毅然把年仅两岁的儿子托付给母亲,随在部队的丈夫来到02部队驻地嘉峪关。
下了火车,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滩,狂风呼啸,飞沙走石。恶劣的自然条件,气候干燥少雨,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不适应,口干、喉咙哑、流鼻血等,让我心里打起了鼓。当时全国正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毛泽东思想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在这种不怕苦、不畏难精神的鼓舞下,在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支持下,我先后担任过队长,政治指导员,负责过计划生育工作。在部队的大家庭中,我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处处以焦裕禄为榜样,努力作群众的表率。
二、意外事故
1972年第一季度,02部队和电石厂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展开。
3月31日早上七点,电石出炉,我像往常一样去堵炉门,突然一声巨响,只见火球向周围和高空喷射。刹那间,我戴的双层保护眼镜片被炸得粉碎,炉门口喷出的高温粉末,沙子扑面而来进入眼中……
我看不见了!
厂领导和部队首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急忙把我送往部队医院,我的面部,尤其是眼睛烧伤严重,两眼如红布一般。烧伤科和眼科的大夫赶来会诊,结论是眼膜严重脱落,眼睛恐怕是保不住了。领导恳求大夫说:“她还年轻,孩子还小,她不能没有眼睛啊……请你千方百计把她治好吧。”
上午,首长安排人把锁在家中的两岁女儿领出来,又打电话通知我的丈夫去办公室告知我的情况,对他说:“听说你总怪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拼在最前线,不顾家……今天你去见她千万不能发脾气,她很痛苦,需要安慰。”我的丈夫抱着小女儿去看我,病床上的我双眼紧闭,脸肿得像个圆球,红一块紫一块,瘢痕累累。年幼的女儿看到我,吓得拼命哭叫,同志们只能叫他们赶快离开。
住院期间,病房里的战士抢着喂我吃饭,搀我去卫生间,各个都是活雷锋,让我心里暖暖的。每天多次的冲洗换药也不断折磨着我,痛得我撕心裂肺,咬紧牙关握紧拳头忍着。这期间我饱尝盲人的辛酸和痛苦,但我从未后悔。
半个月后,我勉强睁了下眼,看到了一抹微弱的暗光,于是马上要求出院,我不想躺在医院,一心想赶去上班,挽回安全评比的损失。就这样,回到家的我把脸上翘起的痂揭掉,第二天就戴着一个大口罩,让丈夫送我回去工作。我视力未恢复,领导和同志们都很照顾,只让我干力所能及的活。最后02部队表扬了我们电石厂,事故中那个炸碎的眼镜还成了每次领导安全教育的教具,开安全会都把它带上。
三、丈夫转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期,丈夫从部队转业到洛阳有色院,我被分配到院电器工厂当检验员。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性质,对我而言是全新的考验。当时厂里生产的是电子打火器,它取代了火柴点燃灶具的方法,使做饭更加方便,很受欢迎。我严把产品质量关,铁面无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后来厂里转产做配电柜,我也不甘示弱,尽管年龄大,也苦心钻研,经过努力我学会了看图纸,掌握了电控柜的安装技术;我想我不能落后,要跟上祖国的建设步伐,要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
四、喜看今日夕阳红
光阴似箭,转眼我就退休了。买菜做饭,为照顾孙辈忙个不停,直到2012年十八大召开以后,我又开始全新的老年生活。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虽然我视力很差,仍坚持拿着放大镜看书看报,学写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数篇文章先后在院报,洛阳日报和晚报和《老人春秋》杂志上发表,连续两个季度被评为院明星通讯员,二次获二等奖,并颁发了荣誉证书。此外,我还积极学用智能手机,参加绘画和摄影比赛,紧跟时代步伐。这一切都要感谢我们伟大的党给我们创造的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给我们老同志提供的展示平台,让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老有所安。
五、结语
回首往昔,我响应国家号召,奋斗在祖国最前线,无怨无悔。
再看今朝,我与时俱进,融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乐享幸福晚年生活,我竭尽全力也跑不过别人,但一定要跑过昨天的自己。